安徽公务员>行测资料

2025安徽省考笔试真题预测:阅读理解(6.4)

  1.在社会文化的变革中,如果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新的思维,必须突破原有的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必须要对社会已经蔓延的“常识”进行反思和批判。这里的“常识”,指既定的思想框架和方法路径。尽管这种思想框架和方法路径可能是人类智慧和实践的一种积累,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它很可能又变成了一种枷锁,限制和捆绑着人们的创造力。我们的反思、修正、突破和创新,都需要不断地去做各种各样的尝试。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常识”容易让人墨守成规

  B要创新就必须突破“常识”

  C突破和创新需要大胆尝试

  D要警惕“常识”的负面影响

  2.老子论“道”,强调人性的本然状态;孔子论“仁”,强调社会的应然状态。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企图救赎异化的人性;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企图重构崩溃的秩序。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其抽象哲学观与社会价值观并无判然界限;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其社会价值观与抽象哲学观也无判然界限。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不符合作者观点的是:

  A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理论上的互补关系

  B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

  C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彰显的价值观相互对立

  D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

  3.近年来,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但是不可忽视的是,我国消费率偏低仍是一个基本事实。从消费需求看,我国在结束“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后,尽管个性化、多样化消费逐渐成为主流,但总体消费水平还不高,提升和优化的空间还很大。如何让老百姓敢消费、能消费、愿消费,进而消费得起、消费得好,如何精准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需求,如何优化收入结构、提升消费能力,等等,这些都是我们扩大内需、释放经济活力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上述文段主要讲了( )。

  A加快经济增长面临的主要问题

  B当前我国消费需求的特点和趋势

  C我国消费的现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D消费的重要性与扩大内需的可能性

  4.研究发现,光的照射可对人体组织修复产生积极影响。据此,使用激光或发光二极管来提高人体组织修复能力,能够减少疼痛和炎症。利用这一光生物调节技术,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巴掌大小、既薄又轻、能均匀发出柔和治疗光的贴片。该贴片只需贴在伤口处,就能祛除伤痛,并通过不断刺激伤口愈合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真皮细胞增殖和迁移,帮助伤口愈合。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控制发射光的数量,还可扩大贴片的应用范围,治疗皮肤癌、阿尔茨海默症和抑郁症等病症。

  关于文中的“贴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够促进伤口愈合

  B可自动调节发射光的数量

  C可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

  D利用了光可促进人体组织修复的原理

  5.小时候,在湘江边放牛,常常看到蓝天白云之间,一行行大雁从头顶上匆匆飞过。有人告诉我,相传,大雁飞到衡阳,便不再南飞,“北雁南飞,至此歇翅停回”。后来,我渐渐知道,优越的地理位置、湿润的气候,是衡阳吸引大雁“歇翅停回”的天然优势。因此,衡阳又雅称“雁城”。

  这段文字描写的“主角”是:

  A作者

  B大雁

  C衡阳

  D湘江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文段开篇指出在社会文化变革中,要创新就必须要有新的思维,要突破原有的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要对已经在社会蔓延的“常识”进行反思和批判,也就是要不局限于原有的“常识”。接着对已经在社会中蔓延的“常识”进行了解释,并通过转折词“但”指出这种“常识”是有问题的,即限制和捆绑了人们的创造力,尾句指出我们需要不断地做各种尝试,故文段围绕“创新”和“常识”的话题,重点强调的是我们要如何进行创新,也就是要打破“常识”的限制,去做多种尝试,对应B项。

  A项,文段重点强调的是如何进行创新,为对策,而该项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C项,文段尾句还提到了“反思、修正”,该项表述片面,且“大胆尝试”表述不明确,排除;

  D项,“‘常识’的负面影响”并非文段重点,且表述不明确,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2.A项,根据“在理论逻辑上,老子从道德人心的角度······孔子从伦理教化的角度······”可知,老子和孔子分别从道德和伦理角度来谈论,构成了理论上的互补关系,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可知,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构成价值观的辩证关系,表述正确,排除;

  C项,根据“在价值取向上,老子之‘道’以具体的社会之‘德’为理论归趣······孔子之‘仁’以社会之‘道’为理论指向······”可知,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的社会价值观没有巨大差异,“价值观相互对立”表述错误,当选;

  D项,根据文意可知,老子之“道”与孔子之“仁”在理论逻辑上有不同的角度,但在价值取向上没有大的差异,“虽表面相反但深层相济”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3.文段开篇介绍近年来消费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的背景,接着通过转折关联词“但是”指出我国消费率仍然偏低的现状,并从消费需求的角度具体解释说明,然后指出我国促进消费需要解决的一系列现实问题。故文段为并列结构,主要介绍了我国消费的现状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应C项。

  A项,缺少主题词“消费”,偏离文段重点,排除;

  B项,“我国消费需求的······趋势”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D项,“扩大内需的可能性”文段并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4.A项,根据“该贴片······帮助伤口愈合”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B项,根据“研究人员表示,通过控制发射光的数量”可知,文段论述的是人为控制发射光的数量,故“自动调节发射光的数量”表述错误,当选;

  C项,根据“还可扩大贴片的应用范围,治疗皮肤癌、阿尔茨海默症和抑郁症等病症”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D项,根据“光的照射可对人体组织修复产生积极影响。据此,使用激光或发光二极管来提高人体组织修复能力,能够减少疼痛和炎症”可知,表述正确,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

  5.文段开篇描绘了小时候见到大雁的情境,随后指出大雁飞到衡阳便不再南飞,引出“衡阳”这一话题。接下来详细介绍了衡阳为何能够吸引大雁“歇翅停回”。尾句通过“因此”进行总结,指出衡阳又称为“雁城”。故文段以大雁为引,重在介绍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湿润的气候等天然优势的“衡阳”,对应C项。

  A项,文段以作者的认知过程为线索,重在引出并介绍衡阳,而非描写作者本身,排除;

  B项,文段借助“大雁”引出关于“衡阳”的描写,“大雁”本身非重点,排除;

  D项,“湘江”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
    0551-62872711 62872719 / 15256017532 / 0551-62872711
    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安农大科技长廊1-6层(农大南门向东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