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

2025国考笔试真题预测:片段阅读(8.13)

  1、(单选题) 田山歌,是以表现稻作生产和水乡生活风情为内容的山歌形式,曾广泛流传于长江三角洲部分水稻耕作地区。田山歌与其说是歌,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记录了历史文化、婚姻爱情、民情风俗,反映人文语言心理、宗教等大量内容,有着江南稻作文化区域民歌中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田山歌的历史源头,一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当太湖流域开始有原始的栽培水稻农业时,整个江南就已经产生田山歌的原始形态。作为我国典型的稻作农业区,太湖流域的自然条件十分有利。因此,这种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当地人们创作、传承田山歌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田山歌特有的艺术价值

  B 田山歌特殊的环境条件

  C 田山歌独特的创作手法

  D 田山歌深厚的文化底蕴

  2、(单选题) 以玩家年龄为依据分别匹配适合的网游,丰富了未成年人网络游戏保护的方式和手段。对于孩子来说,自己适合玩什么网游“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玩得更安全。对家长来说,可以更明晰地评估一款网游适不适合孩子,管得更放心。“心情复杂”的,当属游戏企业。适龄提示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场景,都与游戏企业直接相关。标识必须足够醒目,让玩家看得着、看得懂,对游戏企业是硬性要求,对那些靠打擦边球等手段吸引玩家的网游企业、网游产品,更是一种敲打。但这种“束缚”是必须的,因为保护未成年人是包括游戏企业在内的所有市场主体都必须遵守的规范,也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文中的“束缚”最可能指的是:

  A 下架不适宜未成年人的网络游戏

  B 控制游戏在线时段和时长,防止未成年人沉迷

  C 对网络游戏按照适合年龄进行分级并加以标识

  D 相关部门对游戏产品采取更加严格的审核措施

  3、(单选题) 我国关于云的正式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应同》将云分为四类:山云、水云、旱云、雨云。秦汉时期民间还记录了各种不同的云图,至于更为细致的划分和命名,古人依照的也是云彩外观、位置、颜色及其动态特征。例如《史记》中记载的“庆云”是指颜色,象征祥瑞的云;《升庵全集》中的“犁头云”指的是台风前移动迅速的云片;《西京杂记》中“矞云”是指绚丽的高积云。我国自古是农业大国,看云识天气有着重要意义,古代的这些云彩命名更多是为农事生产生活服务的。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

  A 古代中国对云的命名

  B 古代中国记载云的文献史

  C 看云识天气对古代农业生产的意义

  D 古人对云这种天气现象的认识过程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讲述田山歌的主要内容和流传区域,第二句讲述田山歌的价值本质,是一种文化现象。第三句讲述田山歌的历史溯源,提到了“稻作农业”,尾句通过“因此”总结上文,田山歌的创作和传承都是以悠久的稻作文化传统为基础的。文段主要说明田山歌拥有稻作文化基础。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文化底蕴”指的就是稻作文化传统。

  因此,选择D选项。

  2.第一步,分析文段,定位原文“束缚”出现的位置。文段最后一句提到“这种束缚”,根据代词的就近指代原则可知,“束缚”指的是企业应该建立“适龄提示规定的使用要求和场景”,并且标识还需要醒目。

  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

  3.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前半部分按照时间脉络介绍了有关云的记载。首先提到我国关于云的正式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甲骨文,接着介绍战国时期、秦汉时期对云的分类和命名。尾句侧重强调“古代的这些云彩命名更多是为农事生产生活服务的”。文段是“分—分”结构,论述话题是“古代对于云彩的命名”。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
    0551-62872711 62872719 / 15256017532 / 0551-62872711
    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安农大科技长廊1-6层(农大南门向东6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