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行测资料

2022年安徽事业单位考试模拟:定义判断(2.21)

  1.析数是指在一定的语境中,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的一种修辞手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使用析数的是( )。

  A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B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

  C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

  D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

  2.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共同故意犯罪要求共犯人知道共犯的内容及社会意义,并希望结果的发生,并且共犯人主观上要有共同犯罪意思联络,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在犯罪,而是和他人一起共同犯罪。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案件不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李某和杨某系夫妻,与邻居黄某因为排水问题发生纠纷,继而发生口角,黄某被李某殴打。黄某受伤倒地后杨某未实施救助,与李某快速离开了现场。经鉴定,黄某受重伤

  B周某和陈某对刘某怀恨在心,二人商议杀死刘某,于是二人非法购买了枪支,准备第二天杀死刘某。但是陈某感到害怕,于当天晚上告知刘某杀人计划,并和刘某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

  C张某和王某两人互不认识。一天深夜,张某进入一家超市偷东西时,碰到王某也在该超市偷东西,两人相视而笑。之后,张某和王某一起将偷取的东西变卖,分别获利2.2万元和1.3万元

  D谢某和丁某共谋盗窃汽车,谢某将开车所需的钥匙交给丁某。后来,谢某后悔,让丁某归还钥匙。丁某请求谢某让他配置—把钥匙之后再归还,谢某同意。随后丁某利用自己配置的钥匙盗窃了汽车

  3.分量,由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一串字符,1、对于数字来说,右面的数字大于左面的数字。2、当数字与字母相邻时,下一个出现的数字是偶数。3、字母与数字,个数相等。

  下列属于分量的是:

  ①24661kh

  ②sd34b6x8

  ③axx124d

  ④n2b4689gha

  ⑤53hgfk76f8

  ⑥3p56gd

  ⑦2345abcde6

  ⑧ddf24k68

  A②⑥⑦⑧

  B②④⑦⑧

  C①③④⑥

  D②③⑤⑦

  4.社会比较同化效应指的是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进而提高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而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差的个体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差的人一样差,进而降低对自己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社会比较同化效应的是:

  A癌症病人看到病情比自己更严重的病人时,庆幸自己的处境并非最差

  B小杰和小伟在学习上你追我赶,因此小杰把小伟当作自己的竞争目标

  C小宁从普通初中考入重点高中,看到周围同学都那么优秀而自惭形秽

  D小威听了师兄师姐的优秀事迹后,觉得自己也可以变得那么优秀

  5.拮抗作用是一种常见的感觉变化现象,是指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而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的现象。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没有体现拮抗作用的是( )。

  A在橘子汁中添加少量柠檬酸会感觉甜味减弱,如再加砂糖,又会感到酸味减弱

  B糖精带有苦味,在糖精中添加少量的谷氨酸钠,苦味可明显缓和

  C同时服用氯化钠和奎宁后,再饮用清水会有微甜的感觉

  D在食用过酸涩的西非山榄后,再吃酸味食品,会尝不到酸味

  政道教育参考答案:

  1.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的意思是故乡和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我已被幽闭在这深宫里二十年了,听一声曲子《何满子》,忍不住掉下眼泪。未体现“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和“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蛾眉蔽珠栊,玉钩隔琐窗。三五二八时,千里与君同”的意思是蛾眉一样的月儿,被珠帘挡在窗外,玉钩般的月儿,透不进琐窗里。十五十六日,月亮正圆时,我们共赏普照千里的明月。利用数学上相乘关系,将十五和十六拆分成“三五”和“二八”,符合“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符合定义,排除;

  C项:“读尽文书一百担,老来方得一青衫。媒人却问余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的意思是读了一辈子书,老了的时候考中了进士,有人做媒来提亲问我年纪,四十年前三十三岁。利用数学上相加的关系,将七十三拆分成“四十”和“三十三”,符合“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符合定义,排除;

  D项:“江陵去扬州,三千三百里。已行一千三,所有二千在”的意思是江陵到扬州总共三千三百里,现在已航行了一千三百里,还剩二千里的路程。利用数学上相加的关系,将三千三百拆分成“一千三”和“二千”,符合“利用数学上相加或相乘等关系”、“把一个数有目的地进行拆分”,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2.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要求共犯人知道共犯的内容及社会意义”、“希望结果的发生”、“共犯人主观上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在犯罪”。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黄某被李某殴打至倒地后,身为李某妻子的杨某虽然未实施救助,但杨某本身并没有伤害邻居黄某的敌意,也无法预见丈夫会殴打黄某,并没有与丈夫共同故意犯罪,不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不符合定义,当选;

  B项:周某和陈某商议杀死刘某,而且购买了枪支,说明二人的共同目的是杀死刘某,并且希望这个结果的发生,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希望结果的发生”、“共犯人主观上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在犯罪”。尽管陈某后来因害怕阻止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但二人曾为了这场犯罪付出了实际行动购买了枪支,仍属于共同犯罪,符合定义,排除;

  C项:张某和王某虽然之前并不认识,但在偷盗过程中认识后一起将偷取的东西变卖以获利,说明二人的共同目的是偷窃东西获利,并且希望这个结果的发生,符合“要求共犯人知道共犯的内容及社会意义”、“希望结果的发生”、“共犯人主观上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在犯罪”,符合定义,排除;

  D项:谢某和丁某共谋盗窃汽车,而且谢某将车钥匙交给了丁某,说明二人的共同目的是盗窃汽车,并且希望这个结果的发生,符合“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希望结果的发生”、“共犯人主观上知道自己不是孤立的在犯罪”。尽管谢某后来后悔了,但行动上却仍默许了丁某配置汽车钥匙,使其成功盗窃了汽车,仍属于共同犯罪,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A。

  3.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对于数字来说,右面的数字大于左面的数字”、“当数字与字母相邻时,下一个出现的数字是偶数”、“字母与数字,个数相等”。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①24661kh中位置3和位置4上的数字相等,不符合“对于数字来说,右面的数字大于左面的数字”,不属于分量;

  ③axx124d中字母个数为4,数字个数为3,不符合“字母与数字,个数相等”,不属于分量;

  ⑤53hgfk76f8中位置1上的数字大于位置2上的数字,左面的数字大于右面的数字,不符合“对于数字来说,右面的数字大于左面的数字”,不属于分量;

  ⑥3p56gd中位置1上是数字,位置2上是字母,而位置3上是奇数不是偶数,不符合“当数字与字母相邻时,下一个出现的数字是偶数”,不属于分量;

  ②④⑦⑧均符合“对于数字来说,右面的数字大于左面的数字”、“当数字与字母相邻时,下一个出现的数字是偶数”、“字母与数字,个数相等”,属于分量。

  故正确答案为B。

  4.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差的个体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差的人一样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癌症病人看到病情比自己更严重的病人,觉得自己并不是最差的,不符合“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差的个体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差的人一样差”,不符合定义,排除;

  B项:小杰只是把小伟当作自己的竞争目标,并不存在境况差异的比较,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宁看到周围同学很优秀而自惭形秽,属于和境况好的人对比,觉得没有别人好,不符合“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威拿师兄师姐进行比较,觉得自己也可以变得和他们一样优秀,符合“当个体与比自己境况好的对象进行比较时,会产生一种觉得自己和比自己境况好的人一样好”,符合定义,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5.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因加入少量柠檬酸使橘子汁甜味减弱,又因再加入砂糖使橘子汁酸味减弱,符合“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符合定义,排除;

  B项:在带有苦味的糖精中添加少量的谷氨酸钠可使苦味明显缓和,因为谷氨酸钠的存在使糖精的呈味特性减弱,符合“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符合定义,排除;

  C项:同时服用氯化钠和奎宁后,再饮用清水会有微甜的感觉,清水本身无味,不属于呈味物质,不符合“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在食用过酸涩的西非山榄后,再吃酸味食品,会尝不到酸味,因为西非山榄的存在使酸味食品的呈味特性减弱,符合“因一种呈味物质的存在”、“使另一种呈味物质的呈味特性减弱”,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


    政道教育 版权所有 安徽事业单位考试 安徽公务员考试 Copyright © 2018-2023 ahrsksw.net 皖ICP备18012567号-2
    0551-62872711 62872719 / 15256017532 / 0551-62872711
    合肥市蜀山区长江西路130号安农大科技长廊1-6层(农大南门向东60米)